日本美女先锋影音资源_亚洲宅男永久在线_H片国产在线观看播放免费_欧美va日本va亚洲ⅴa

  • <object id="tkyam"><small id="tkyam"><samp id="tkyam"></samp></small></object>
  • 首頁 鄉(xiāng)村振興 脫貧攻堅 縣市一線

    福安化蛟:從“蔗”里飄出甜甜的年味

    過年各種紅糖小吃深受歡迎a

    過年各種紅糖小吃深受歡迎

    寧德網(wǎng)消息(鄭望 林耀琳)“歲暮方思媚灶王,香瓜元寶皆麥糖。粘口何需多如此,買顆先命小兒嘗。”臘月“小年”祭灶,雖然比不得春節(jié)那樣隆重,但標志著所有家庭都正式準備過年了。隨著時代的發(fā)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,祭灶儀式日趨消亡,但“糖瓜祭灶”作為過年的第一信號,以及所傳達出的求吉納祥的美好寓意依然保留下來。因此,福安化蛟糖蔗基地紅糖銷售進入高峰。蔗糖飄香,不僅帶給置辦年貨人家年節(jié)的溫馨,也寄托了尋常百姓對甜蜜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
    從“蔗”里熬出時光記憶

    據(jù)《福寧府志》記載:唐宋時期閩東制糖手工業(yè)昌盛,所產之糖的品種和質量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。制成的糖產品不僅銷售省內,還從海路向南洋等地輸出。

    福安是閩東最大的甘蔗產區(qū),直到明朝時期,福安境內甘蔗面積約2萬畝,年產量約5萬噸。每年到了農歷十一月,甘蔗收成,村莊里連空氣都飄浮著淡淡的蔗香。入冬榨糖季節(jié),沿江村莊臨時搭蓋的蔗寮四處可見。人來客往,車水馬龍,賓客盈門,絡繹不絕?,F(xiàn)今,在福安的一些村落仍沿用古老的傳統(tǒng)工藝,用大量的甘蔗加工成方形狀的紅糖,銷往周邊縣市。

    “糖甜甜,桔圓圓,放火炮,過大年。”這首童謠中的“糖”就是當?shù)厝怂f的紅糖,又叫板糖。談及古法紅糖,那入口香濃的味道,勾起了無數(shù)福安人甜蜜的年糖記憶。福安的特色年貨食品,如:糌豆、炒米糕、面糖、花生糖、地瓜糖、芝麻糖等,均與紅糖密不可分。

    從“蔗”里出發(fā)改善民生

    化蛟,俗稱“瀨兜”。“瀨兜、瀨兜,厝泊溪兜,大水一到,全都浸澇。”由于村子處于低洼地帶,舊時的化蛟,十年九澇。上世紀70年代以來,化蛟筑路護堤,村莊周圍路、園、邊、角、岸、堤廣種綠竹和糖蔗,形成綠韻滿村的護溪屏障。尤其建立1000多畝糖蔗基地,承傳祖輩純手工技藝制作紅糖,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。

    近幾年,許多糖坊采用“農戶+基地+合作社+工廠”運作模式,統(tǒng)一包裝,使產品質量向高端化方向發(fā)展,拓寬銷售渠道,提高蔗農種植甘蔗的積極性。“我家年種5畝甘蔗,畝產4500公斤。甘蔗都運到糖坊來賣,省時省力,算下來我都掙了5萬多元。加上我在這作坊里打工,比外出打工收入高,還能照顧家里。”化蛟村民卓興芬算著甘蔗收入高興地說。

    又到一年榨糖季,化蛟村人頭攢動,蔗糖飄噴鼻?;源迮e行第二屆紅糖文化節(jié),近萬名游客共赴“甜蜜之約”。村黨支部書記卓盛朝說: “我們村的紅糖產值已達1400多萬元,紅糖文化節(jié)將進一步提升紅糖的品牌,化蛟村的紅糖要賣到世界各地!”

    從“蔗”里種出甜美年景

    “幸福城陽,甜美化蛟”紅糖節(jié),以“一村一品”推介活動展示了各種紅糖小吃:姜母糖粉、生姜糖、紅糖酥、花生紅糖、核桃紅糖等,讓游客眼花繚亂。

    活動現(xiàn)場,除了極富福安特色的歌舞、相聲、茶藝表演外,農耕趣味運動會則緊扣農耕、農情、農趣。挑甘蔗、拔河等項目,引得現(xiàn)場響起陣陣掌聲、加油聲、歡呼聲。大力王挑戰(zhàn)賽、立定跳遠贈甘蔗和參與商家派送活動,讓游客都參與到活動中。同時,邀請農產品電商服務商參加,極具創(chuàng)造性及傳播性,讓活動內容及農產品信息更廣為傳播。

    “二十三,糖瓜粘”。春節(jié)臨近,置辦蔗糖年貨顧客盈門、門庭若市。化蛟村銷售年貨的同時,全力發(fā)展紅糖觀光旅游業(yè)。村里完成沿岸綠地廣場,花草裝飾“甜美鄉(xiāng)村”的標志鑲嵌在村前大堤前。這幾年,化蛟村進行了房屋立面整治,建設了森林公園、文化公園步行道等。2016年,化蛟村列入全國旅游扶貧重點村、省級美麗鄉(xiāng)村,2017年列入福安百名優(yōu)勝村,并被列為福安市“最美村莊”。 “蔗”里藝術墻彩繪一幅幅充滿年文化氣息的畫卷,格外引人注目。

    化蛟紅糖暢銷市場a

    化蛟紅糖暢銷市場

    從“蔗”里飄出甜甜的年味a

    從“蔗”里飄出甜甜的年味

    紅糖節(jié)化蛟村舉辦挑蔗比賽a

    紅糖節(jié)化蛟村舉辦挑蔗比賽

    責任編輯:鄭力煒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

    寧德網(wǎng)簡介 版權聲明 聯(lián)系我們 加入我們

    寧德網(wǎng) 版權所有,未經(jīng)寧德網(wǎng)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
   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:3512014001 信息網(wǎng)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號:1309374 閩ICP備08006857號

    廣告聯(lián)系:0593-2831322 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:0591-87275327 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3-2876799

    新聞熱線:17759335807 舉報郵箱:ndwww@qq.com    寧德網(wǎng)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    寧德市新媒體網(wǎng)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:寧德市蕉城區(qū)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