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美女先锋影音资源_亚洲宅男永久在线_H片国产在线观看播放免费_欧美va日本va亚洲ⅴa

  • <object id="tkyam"><small id="tkyam"><samp id="tkyam"></samp></small></object>
  • 首頁 閩東之光 資訊速遞

    中國網絡小說受到外國讀者歡迎翻譯卻遠滯后創(chuàng)作

    2017-04-17 15:15 來源:人民網

    近期,中國網絡文學(簡稱“網文”)的“出海”引發(fā)關注。對于網文在海外的二次傳播,有學者提出,在全球流行文化輸出的競爭格局中,中國能與美國好萊塢、日本動漫、韓國電視劇有一拼之力的,網絡小說是佼佼者。為此,對網文譯介寄予厚望。

    但事實上,與國內網絡文學的海量內容相比,不論是網絡文學的翻譯,還是網絡文學的批評,都遠遠滯后于網絡文學的創(chuàng)作。

    翻譯耗時長、譯者數量不足

    近兩年,一批網絡文學的粉絲自發(fā)組織翻譯、推廣中國網絡小說,為網文“出海”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。其中,誕生于2014年12月的武俠世界網站是目前國外最大的中國網文翻譯網站。

    武俠世界創(chuàng)始人賴靜平介紹,在網站的讀者構成中,40%來自北美,25%來自東南亞,35%來自西歐。目前武俠世界有30多個譯者團隊,以翻譯玄幻、仙俠類小說為主,目前已翻譯完成《盤龍》《光之子》《星辰變》等7部網絡小說,《斗破蒼穹》《仙逆》《武動乾坤》等30余本網絡小說在連載中。據了解,網絡文學中的玄幻、仙俠小說很受外國讀者歡迎,他們對升級打怪、降妖除魔、數不盡的天材異寶等等,接受起來并無障礙。但網文數量浩如煙海,挑選質量過關、有價值的小說文本顯得愈加重要。如何選擇有價值的網文并加以翻譯,便成了網文“出海”至關重要的一步。

    網文翻譯不同于傳統(tǒng)文學翻譯又無先例可循,“既要重視翻譯的準確度,也要重視翻譯的美感,比如仙俠文中的‘萬寶殿’,直接翻譯成 ‘Palace of Ten Thousand Treasures’,就很別扭; 后來我把它翻譯為‘Palace Opulentia’,后者來源于拉丁文。”賴靜平說,“翻譯時,需要把中文小說中的意境,用英語保留下來。”

    網文篇幅都很長,三五百萬字是常態(tài),翻譯一本書往往要耗費數年時間。加上網文質量良莠不齊,對譯者來說是綜合能力的考量。賴靜平說:“有些寫得‘水’的內容,讀者隨便翻翻就過了,但翻譯者必須逐字逐句譯成英語,這將造成時間、精力上的極大損耗。”

    另一方面,愿意翻譯、且能勝任翻譯的譯者數量遠遠不夠。“職業(yè)譯者不愿意翻譯網文;如果不是網文的粉絲,很多形容魔法、招式的詞匯,普通譯者不一定懂。”賴靜平認為,網文翻譯若要長期發(fā)展,應盡量培育粉絲譯者,提高他們的翻譯水平以及用詞、寫作的能力。受限于種種原因,即便是武俠世界,正在翻譯的網文數量也僅數十本。

    去年12月,武俠世界網站與起點中文網簽署十年翻譯和電子出版合作協議,“我們一直在找質量好的書做翻譯,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樣的書適合翻譯。只有質量上提高了,才有可能打進美國市場。”

    海量文本造成文學批評困難

    跟不上網絡文學創(chuàng)作的,還有網絡文學評論的匱乏甚至“缺席”。

    數據顯示,截至去年底,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(guī)模達3.33億,每年新增網絡文學作品近200萬種。在中國網絡文學內容形態(tài)、消費模式都已相對完善的當下,如何助推網絡文學的進一步發(fā)展,擴大網絡文學在國內乃至海外的影響力,網絡文學批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然而,如何評價紛繁浩雜的網絡文學?以什么標準評價?批評界尚在摸索之中。

    “文學批評的介入,發(fā)掘出有價值的網絡文學,找出網絡小說文本在藝術和社會上的意義,很有必要。”上海網絡作協會長陳村說。網絡文學改變了文本寫作的方式,也改變了讀者閱讀的方式。網文以作者連載、讀者付費“追更”為主要模式,三五百萬字的體量遠超紙質文學。“網絡文學時代,文學到底發(fā)生變化沒有?它是以前文學樣態(tài)的延續(xù)還是重組變化?這是網絡文學批評所關切的。”

    作者貼文,讀者跟帖評論,這也是文學批評,但零散、瑣碎。“近幾年,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批評家、學者以及專業(yè)雜志介入網絡文學批評。”陳村說。去年開始,上海網絡作家協會創(chuàng)辦雙月刊《網文新觀察》,以追蹤網文發(fā)展、溯及網文歷史、開展文學批評、介紹網絡作家為己任。此外,北京大學網絡文學研究論壇也以網絡文學研究與批評為重點,他們編寫的《中國網絡文學大事年表》,從時間與空間坐標上,闡釋中國網文發(fā)展歷史以及在全球媒介視野下的網文傳播。但比起大量的網絡文學產出,網絡文學批評才剛剛開始,批評的廣度、深度遠遠不夠。

    陳村認為,網絡文學的批評,最大困難在于批評者與閱讀量之間的落差。“網絡文學的文本是海量的,有足夠的閱讀量才能來批評網絡文學。既有廣泛的閱讀量,又有眼界的批評目前還很少。”擔任《網文新觀察》 主編的陳村稱,“最頭痛的事情就是約稿,請人讀300萬字的網文,再來撰寫5000字的評論文章,這樣的活沒人愿意做。”

    “通過文學批評,形成輿論場,可以引起讀者對某些作品的興趣,也能讓海外讀者知道哪些作品具有影響力,他們可能因此會更加關注中國網文。”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楊劍龍說,“一方面,我們應該考慮如何培養(yǎng)網絡文學的批評家,讓大家引起對網絡文學的重視;另一方面,網文在通俗化的同時,也應提升它的藝術性,只有給讀者以啟示,才能走得更遠。”(張熠)

    責任編輯:葉著

    (原標題:中國網絡小說受到外國讀者歡迎翻譯卻遠滯后創(chuàng)作)



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
   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

    寧德網 版權所有,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
  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號:1309374

    廣告聯系:0593-2831322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:0593-2876799

   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:寧德市蕉城區(qū)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

    閩ICP備09016467號-17 網絡舉報監(jiān)督專區(q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