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美女先锋影音资源_亚洲宅男永久在线_H片国产在线观看播放免费_欧美va日本va亚洲ⅴa

  • <object id="tkyam"><small id="tkyam"><samp id="tkyam"></samp></small></object>
  • 首頁 縣市頻道 古田新聞

    姚淑先的“本草銀耳夢”

    2020-10-26 10:27 來源:閩東日報 龔鍵榮 通訊員 楊遠帆

    p3_s

    本草銀耳經過特殊工藝加工后,呈現(xiàn)與普通銀耳不同的形態(tài)。

    寧德網消息(記者 龔鍵榮 通訊員 楊遠帆 文/圖)連日來,從深圳回到故鄉(xiāng)古田縣參觀考察的姚淑先行程滿滿,第一站就來到位于吉巷鄉(xiāng)前垅村的本草銀耳生產基地,這里不僅凝聚了他晚年苦心孤詣十三載的研究成果,還成為古田食用菌產業(yè)家族傳承的一個縮影。

    在“中國食用菌之都”古田縣,耄耋老人姚淑先是一位家喻戶曉的銀耳專家。1977年,他成功研發(fā)銀耳代料高產栽培技術,使銀耳單產提高20倍,生產周期縮短三分之二以上,這項技術隨后無償提供給全縣菇農,獲得社會廣泛贊譽。到了本應安享晚年的歲數(shù),這位老人最牽掛的仍然是念了一輩子的“銀耳經”。

    2003年,69歲的姚淑先注意到當時的古田銀耳生產技術已經十分成熟,但市場上卻鮮有高端銀耳產品。出生中醫(yī)世家的姚淑先產生一個想法,何不利用藥食同源的本草作為栽培銀耳的原料?

    眾所周知,古田縣是代料栽培銀耳技術的起源地,從最初使用木屑作為培養(yǎng)料,到改用現(xiàn)在的棉籽殼,古田銀耳產量逐年提升,目前占據(jù)了全球90%的市場份額。作為曾經的銀耳栽培技術革新者,姚淑先這次要突破的不是產量而是品質。

    當時,已經移居深圳多年的姚淑先說干就干,自籌資金建設加工生產線,嘗試以本草作為栽培銀耳原料,通過生物載體方式使銀耳菌絲吸收原料的高養(yǎng)分以獲得優(yōu)質子實體。在漫長而又枯燥的試驗過程中,他配比了200多種本草,改良配方近千個,最終優(yōu)選蓮子、淮山、茯苓等十余種本草為銀耳栽培原料。

    13年間,姚淑先突破本草銀耳栽培技術,研發(fā)出燕耳、腎耳、蓮耳等系列本草銀耳產品,極大提高銀耳附加值,為古田銀耳產業(yè)發(fā)展開拓了新方向。

    2019年,姚淑先決定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(xiāng)投資興辦食用菌加工企業(yè),并選定其孫子姚晨楨為公司法人,負責企業(yè)的運營管理。一年多來,以姚淑先的名字命名的本草銀耳生產基地已頗具規(guī)模,其中,銀耳清洗、破孢、烘干等生產流程均采用先進工藝。同時,吸收周邊農戶參與管理銀耳菇房增加了他們收入。

    “為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喜好,我們推出了本草銀耳的家庭裝和小罐裝產品,主要面向高端市場。”姚晨楨一邊介紹,一邊拿起一罐6克重的本草銀耳,稱其可煮出兩大碗軟糯多膠、營養(yǎng)豐富的銀耳羹。

    今年以來,本草銀耳生產基地克服疫情影響,線上線下齊發(fā)力,訂單實現(xiàn)逆勢增長。姚晨楨說:“爺爺多年來始終專注研究銀耳,這種精神值得后輩學習,我們一定要傳承好本草銀耳栽培技術,大力發(fā)展農產品精深加工,提升古田食用菌的產業(yè)發(fā)展水平。”

    讓姚淑先倍感欣慰的是,念茲在茲的“本草銀耳夢”終于實現(xiàn)了。

     

    責任編輯:陳秋鳳



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
   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(lián)系我們 加入我們

    寧德網 版權所有,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
    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號:1309374

    廣告聯(lián)系:0593-2831322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:0593-2876799

   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:寧德市蕉城區(qū)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

    閩ICP備09016467號-17 網絡舉報監(jiān)督專區(q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