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美女先锋影音资源_亚洲宅男永久在线_H片国产在线观看播放免费_欧美va日本va亚洲ⅴa

  • <object id="tkyam"><small id="tkyam"><samp id="tkyam"></samp></small></object>
  • 首頁 縣市頻道 福鼎新聞

    與總書記連線之后的赤溪:一年好景春又臨

    2017-02-20 10:19 來源:寧德網 蘇晶晶

    1

    2月16日,赤溪村的孩子們放學后歡樂地奔跑在鄉(xiāng)間小路上。 記者 張文奎 攝

    寧德網消息(記者 蘇晶晶)為民情懷顯,黨心民心連。2016年2月19日,習近平總書記與赤溪村村民們視頻連線,對赤溪村和寧德的扶貧開發(fā)成果給予充分肯定,對未來發(fā)展寄予殷殷期盼。深切的關懷熱度仍在,巨大的鼓舞催人奮進。時隔一年,記者再次走進赤溪,真切感受到這個聲名漸遠的“中國扶貧第一村”的喜人變化。

    東風徐來,春意漸濃。2月16日,漫步在赤溪村主干道——長安新街上,兩側錯落有致的徽派風格新房格外亮眼,家家戶戶還張貼著春聯,掛著紅燈籠,年味未消。“湖里魚知山下人,赤溪鳥識城中客。”“雄雞起舞福來到,畬家漢曲傳佳情。”……記者注意到,有的村民借著春聯表達一份質樸的情感。

    一年來,赤溪村上下以堅定的信心、務實的行動,奮力實現習總書記“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厲,在現有取得很好成績的基礎上,自強不息,繼續(xù)努力……”的囑托。該村根據市委、市政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,深入落實“五項扶貧機制”,全力推進“發(fā)展一批旅游產業(yè)、培育扶持一批村民創(chuàng)業(yè)增收項目、建設一批民生項目”等“十六個一”典型提升項目建設,致力打造“畬族特色旅游小康村”。2016年,赤溪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696元,同比增長15%,村集體經濟收入達50萬元,逐步完成了從“貧困村”到“小康村”的華麗轉身。

    興旅游 活力更足

    兩水臨村將綠繞,群山環(huán)抱向陽開,赤溪之美,令人心曠神怡。隨著蔣太、牙赤等旅游公路建成,赤溪村“借路拔窮根、興旅游、謀發(fā)展”的定位越來越清晰。

    “這里很安靜、很美,開車來很方便。”正沿著溪畔賞景拍照的浙江蒼南游客孫先生告訴記者,他是從微信朋友圈得知赤溪村的,此次趁著到福鼎談業(yè)務之際,與幾名朋友相攜到此一游。這兩年,每逢節(jié)假日,赤溪村都要迎來數以萬計的游客,從旅行團到散客,持續(xù)推高旅游熱度。2016年,該村共接待游客20多萬人。

    旅游,真正讓赤溪村動了起來。水上田里,各項娛樂設施齊全;長安街上,吃住購商鋪林立。如今的赤溪,旅游承載力越來越強,帶動村民增收越來越明顯。

    “從正月初一到元宵節(jié),光吃這一項營業(yè)額就有5萬多元。”經營著 “山里人家”農家樂老板杜春容笑著說,去年開始,她的店全年無休,連除夕都有客人,效益一年好過一年。在赤溪,像杜春容這樣“幸福忙碌”的農家樂店主還有12人。

    一業(yè)興,百家旺。赤溪旅游開發(fā)風生水起,讓廣大村民真正得實惠,旅游產業(yè)相關收入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%。村民們實現了家門口創(chuàng)業(yè)、就業(yè),脫貧致富路走得更加順暢。

    強產業(yè) 百姓更富

    流經赤溪的九鯉溪是一道優(yōu)美風景線,兩岸的竹林也是村民們的“綠色銀行”。山上種果、林下種藥、栽菇、養(yǎng)禽……林業(yè)經濟快速發(fā)展。

    “去年試養(yǎng)了4000多只土雞,過年全賣光了。”赤溪村村民主任、赤溪鄉(xiāng)源農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吳貽國饒有興致地向記者展示一張張“微信訂單”。與總書記連線后,許多村民和在外鄉(xiāng)賢紛紛投身生產、搶占商機。作為村主干,吳貽國樂當致富帶頭人,牽頭成立專業(yè)合作社,組織80多名社員,投入約200萬元,發(fā)展林下經濟。多花黃精、謝干、菌菇、土雞,不到一年時間,鄉(xiāng)源合作社的種養(yǎng)事業(yè)已穩(wěn)步發(fā)展。

    與吳貽國相似,村民吳伏淡的康魚養(yǎng)殖事業(yè)也是蒸蒸日上。依托信用社10萬元的創(chuàng)業(yè)低息貸款扶持,吳伏淡承包了8畝池塘養(yǎng)殖康魚,一年收入超10萬元,其中作為旅游特產銷售達4萬多元。

    抓山能致富,地里也生金。目前,赤溪通過引企入村,與多家企業(yè)達成合作,依托7家農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初步形成集百香果、獼猴桃、四季柚、草莓等水果為主的采摘農業(yè)和以康魚、香魚和禽類養(yǎng)殖為特色的經濟農業(yè)。2016年,該村創(chuàng)農業(yè)產值2500多萬元,同比增長18%。

    謀福祉 民心更安

    暖陽之下,赤溪村山林覆綠、田園清新,村民或在田野勞作、或開門迎客、或圍坐話家常,儼然一派秀水青山、人居和樂的好光景。

    在村口處,一幢幢四層樓新房張燈結彩,十分喜慶。時隔20年,當年赤溪村第一批造福工程整村搬遷農戶——下山溪村22戶畬族村民再一次住進了新房。

    “有了新房,我們三兄弟的婚事不用擔心了。”村民雷武清端坐在自家亮堂的客廳里,邊忙著手上的活計邊笑言。9歲那年,雷武清與家人一同從下山溪搬至赤溪村,過上了他“從沒想到”的日子。曾經“家家竹木屋、頓頓揭鍋難”的艱辛生活給年幼的雷武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他說,如果沒搬出來,不知道這輩子會過成什么樣。如今,雷武清結了婚,在家通過幫制鞋廠做代工,每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,生計不成問題。

    安居樂業(yè),民生福祉記心間。這一年來,赤溪村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,村容村貌修整一新。村夜景燈光照明工程、五保幸福園改造提升工程、溪東景觀步游道、污水處理廠、自來水改造工程、旅游集散中心、磻溪衛(wèi)生院赤溪分院等一個個民生工程相繼規(guī)劃建設,讓村民生活更有獲得感、幸福感。

    這一年,赤溪正發(fā)生活力之變、幸福之變。這樣持續(xù)的變化將伴著赤溪迎來一個又一個生機盎然的春天。

    責任編輯:葉朝玉



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
   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

    寧德網 版權所有,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
  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號:1309374

    廣告聯系:0593-2831322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:0593-2876799

   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:寧德市蕉城區(qū)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

    閩ICP備09016467號-17 網絡舉報監(jiān)督專區(q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