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美女先锋影音资源_亚洲宅男永久在线_H片国产在线观看播放免费_欧美va日本va亚洲ⅴa

  • <object id="tkyam"><small id="tkyam"><samp id="tkyam"></samp></small></object>
  • 首頁 縣市頻道 壽寧新聞

    “紅色活力”助推壽寧綠色崛起(3)

    推行社區(qū)“大黨委” 探索黨建新路徑

    2017-12-27 09:46 來源:寧德網 鄭雨桐 茹捷 吳通華 吳加元

    創(chuàng)新“黨建+”模式

    建強扶貧一線核心力量

    竹管垅鄉(xiāng)江岔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學習

    竹管垅鄉(xiāng)江岔村黨支部組織黨員學習

    如今,南陽鎮(zhèn)東吉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徐玉森的生活越過越滋潤,不僅就業(yè)有了出路,還蓋了一座磚混結構的新房子,女兒大學畢業(yè)后也順利考取了福建師大碩士研究生。

    “從今年開始,村里的22戶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都有固定的收入了。”壽寧縣南陽鎮(zhèn)東吉洋村黨支部書記徐邦武高興地說。2015年,東吉洋村黨支部組織成立吉祥福農業(yè)合作社,將村里的22戶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以“股東”的形式入股,所種植的葡萄投入資金全由村兩委支付,入股的貧困戶今年預計都可分到一筆不菲的收入。

    東吉洋村是市美麗鄉(xiāng)村試點村和省派第四批干部駐點村。近年來,東吉洋村將基層黨建與產業(yè)扶貧、精準扶貧深度融合,通過開辟葡萄、櫻桃、獼猴桃、西瓜等采摘園,實現村財收入10萬元,為貧困戶提供就業(yè)崗位20個。

    像這樣的脫貧故事在壽寧還有很多,在“黨建+”的引領下,貧困村煥發(fā)勃勃生機。壽寧是23個省級扶貧開發(fā)工作重點縣之一,現有3個貧困鄉(xiāng),49個貧困村。在精準脫貧工作中,壽寧發(fā)揮黨建引領作用,以“黨建+”的模式,激勵和引領全縣干部群眾找準脫貧攻堅內在動力,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(zhàn)。

    “黨建+人才資源”,筑牢脫貧攻堅堡壘——為了強化脫貧工作力量,在省、市、縣下派干部的基礎上,壽寧分兩期選派44名貧困村黨支部書記到福清市、福鼎市等地重點村掛職鍛煉;實施“一村一名大學生”培養(yǎng)計劃,動員51名低學歷村主干參加電大2016年大專學歷教育培訓,進一步提升村主干服務脫貧攻堅工作能力。同時,全縣安排2258名干部分批次到一線了解貧困戶情況并登記造冊,為掛鉤貧困戶每戶落實2000元以上的扶貧資金,解決發(fā)展難題。

    “黨建+管理”,激發(fā)扶貧干部工作潛力——壽寧縣制定出臺《2017年壽寧縣精準扶貧攻堅行動計劃》,建立“五個一”任務分解機制和“六個一”責任落實機制,實行臺賬式管理、項目化攻堅;明確各基層黨委書記為黨建促扶貧“第一責任人”,建立抓黨建促扶貧“四張清單”制度,強化督查,開設鄉(xiāng)鎮(zhèn)黨委書記“扶貧大講堂”,形成比學趕超濃厚氛圍;對各項黨建脫貧任務進行細化分解,納入年終黨建述職評議和黨建考評的重要內容。

    “黨建+三基”,發(fā)揮基層組織引領作用——按照“一類一理念”“一村一特色”的思路,采取自查自評、掛鉤聯系、專項培訓、召開現場會、總結提煉、攻堅驗收等“六個一”措施,扎實推進“基層黨建示范點攻堅提升工程”,重點培育33個村級黨建示范點;指導貧困村因地制宜探索創(chuàng)新“1+N”農業(yè)發(fā)展模式,采取“龍頭企業(yè)+合作社+基地+扶貧開發(fā)對象”模式,大力發(fā)展壽寧高山茶、硒鋅產業(yè)等生態(tài)特色農業(yè);創(chuàng)新扶貧模式,率先在全國品牌中植入“消費扶貧”理念,探索創(chuàng)新“定制茶園”模式,推動線上線下互促融合,初步打響下黨“下鄉(xiāng)的味道”等品牌,富硒富鋅特色農產品在“定制+”中實現價值遞升。

    2016年,壽寧共脫貧1570戶5870人,49個重點貧困村有29個村通過驗收退出重點貧困村序列,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1690元,增長8.8%。

    責任編輯:葉朝玉



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
    寧德網簡介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 加入我們

    寧德網 版權所有,未經寧德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

   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3512014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號:1309374

    廣告聯系:0593-2831322 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新聞熱線:0593-2876799

    寧德市新媒體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地址:寧德市蕉城區(qū)蕉城北路15號閩東日報社三樓

    閩ICP備09016467號-17 網絡舉報監(jiān)督專區(q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