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德市場監(jiān)管發(fā)布3·15消費警示!這些消費要當心
一年一度的
“3·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”即將到來
2024年消費維權年主題為
“激發(fā)消費活力”
為幫助廣大消費者
有效規(guī)避消費陷阱和消費風險
日前,寧德市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
根據(jù)近期的投訴熱點內容
發(fā)布十大消費警示
【案例一】
預付式消費頻頻爆雷
大額充值務必慎重
預付式消費涉及行業(yè)包括娛樂、教育、健身、美容美發(fā)、餐飲、洗車、嬰幼兒活動場所等。反映問題有辦卡后商家關門、倒閉或者轉讓、搬遷,消費者終止消費退款難,2023年藍鯨兒童樂園、童趣童玩兒童樂園、福鼎貴族世家牛排等都遭遇集中投訴。
消費警示
先付款后消費的模式,商家處于絕對優(yōu)勢的地位,一旦商家出現(xiàn)經營困難,就會出現(xiàn)關門跑路現(xiàn)象,挽回損失基本無望。
建議消費者:
一是科學理性消費,在辦理預付卡時要以實際需要為主,不要選擇預付款數(shù)額多、時間過長的服務項目;不要被商家的各種優(yōu)惠、折扣迷惑,一次預存大筆金額。二是務必與商家簽訂書面協(xié)議,明確商家和消費者的權利義務,不可輕信口頭承諾。
【案例二】
共享充電寶歸還后仍被計費
謹防消費新刺客
2023年6月,有消費者訴稱在某店用餐時候借了充電寶,大概用了1個小時左右歸還,第二天卻發(fā)現(xiàn)被扣費99元,到店鋪核實后發(fā)現(xiàn)商家充電寶的插座一直未插電,導致未能成功歸還,商家卻不認可是在其店鋪租用的充電寶,拒絕退款。
消費警示
使用共享充電寶之前要看好服務條款和扣費提示;還的時候要確認插座與充電寶是否吻合,插座是否通電,APP提示是否還機成功;使用過后如果產生糾紛要及時向客服反饋。
【案例三】
充值29.9元到賬話費200元
這種套路要警惕
2023年6月,有消費者投訴在使用某微信小程序時跳轉一個抽獎頁面,隨手一點,就抽中充值29.9元到賬話費200元的獎項,充值29.9元后發(fā)現(xiàn)是消費滿100才能減5元的優(yōu)惠劵,并且有使用期限,申請退款遲遲未能到賬,覺得上當受騙。
消費警示
目前三大運營商均表示并未推出過充值29.9元能到賬200元話費充值活動,即便有優(yōu)惠,也不可能有這么大的優(yōu)惠力度。
顯然這類套路是通過“文字游戲”抓住消費者貪便宜的心理,來誘導消費者充值。消費者最好擦亮眼睛,一開始就不受誘惑,對這類網絡平臺小程序的抽獎活動保持謹慎態(tài)度。
【案例四】
網絡理財投資魚龍混雜
藝術品投資小心被套
消費警示
但凡有人給你承諾高額固定回報,穩(wěn)賺不賠的,那一定就是要騙你本金,牢記“天上不會掉餡餅”,務必守好錢袋子;增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,不隨意提供身份證、銀行卡號、驗證碼等;對新概念如“區(qū)塊鏈、元宇宙”等新型非法集資套路保持警惕,但凡與投資理財綁定,十有八九是騙局,當消費者面臨高額回報的宣傳時,特別需要保持頭腦清醒,不要輕信。
【案例五】
邊學PS邊賺錢
大學生被騙身陷套路貸
2023年以來,共接到關于“寧德市XX設計有限公司”的訴求件達179件,反映的內容為:0元學習PS課程,可邊學邊賺錢。開始免費聽了兩節(jié)直播課,接著說有幾個提高班原價1萬多,現(xiàn)在只要6000多,說付不起的同學可以通過網貸來購買課程,后續(xù)兼職接單可以還款。報名學習后承諾安排修圖增加額外收入,但實際卻沒有兌現(xiàn),說要通過考核達到一定技術水平才能接單。不少學生身陷套路貸,要求退款。
消費警示
近年來,網店運營職業(yè)資格考試培訓遭遇“潛規(guī)格”的投訴數(shù)量呈上升趨勢,“0元學”的背后可能涉及欺詐、變相高利貸、軟暴力催收乃至涉及犯罪問題,要特別警惕;網店代營培訓、偷偷考個“XX證”,也是套路滿滿,實際上這些證書沒有什么含金量,培訓機構忽悠學員購買高價課程才是根本。
案例六
進店體驗免費美容
卻被使用高額化妝品
消費警示
消費者在進行美容消費時,一是要選擇正規(guī)的美容機構,不盲目聽信商家的“口頭承諾”;二是要根據(jù)自身需求,理性購買美容產品和美容項目;對使用的產品、項目內容、后續(xù)護理、退款條件等進行約定,保留好消費憑證,發(fā)生糾紛及時維護自身權益。
【案例七】
運營商個性化訂制增值服務
老人機躺著也中槍
2023年6月,有消費者投訴稱自己是老年人,用的不是智能手機,平時只跟孩子打打電話,每個月話費卻達170至320元不等,給老人生活帶來困擾。經子女通過客服查詢,其手機從2022年9月起,每個月被扣彩鈴、聽書等多項增值業(yè)務費,要求運營商退費并且關閉所有附加項目。經福安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工作人員調解,運營商給予退費,并解除訂制。
消費警示
消費者要經常查查話費清單,看看是否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更改套餐,訂制增值服務;查看話費、流量扣費是否屬實等問題。同時,通信運營商也要保證服務質量,提高管理水平,保護好個人信息,給予消費者更為舒適的體驗。
【案例八】
老年人參加養(yǎng)生講座
被誘導購買高額保健品
消費警示
不要被經營者虛假夸大的宣傳廣告所蒙蔽,尤其注意切勿被“親情”迷惑;遇到聽講座“會銷”行為時要提高警惕,做到不參與、不輕信、不貪圖小便宜;不要相信有高額回報的各種投資,防止利令智昏;不要隨便接不熟悉的電話,對不熟悉的電話不要隨意告知家中的基本信息。
【案例九】
黃金首飾以舊換新
小心被收取高額折舊費
消費警示
在選購黃金飾品時,要了解足金、硬金、彩金的印記鑒別知識;貨比三家,盡量到口碑好、經營狀況穩(wěn)定的大型知名商場購買。注意區(qū)分“一口價”黃金及按克重銷售的黃金首飾換購條款差別。消費者在購買包含換購服務的黃金飾品時,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,對商家所作出的服務承諾要以書面形式予以約定,置換時要考慮物品價位是否相當,并保存好購物憑證,以便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【案例十】
短視頻直播賣茶葉
到手卻是“三無”產品
消費警示
抖音等直播平臺買東西,要求加微信進行付款的,大多認為是私下交易,不屬于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中的經營者,不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調整;大多數(shù)微信銷售主體為個人,其真實信息不掌握,投訴調解困難,監(jiān)管存在較大困難,產生違法或侵權行為,則按民事法律處理。
來源:寧德市場監(jiān)管
編輯:邱祖輝
審核:劉寧芬 林珺
責任編輯:邱祖輝